(真实案例)儿子从小注意力缺陷多动 | 我还有希望吗-杭州临平心理咨询为你呈现
前言
2019年7月初,杭州绍兴热馨心理咨询接待了一位7岁的小朋友腾腾,经专家检查评估,初步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症(ADHD)、儿童情绪障碍。在经过近两个月的训练和治疗后,患者目前情绪基本稳定,社交及多动方面均有明显改善。
本文为患者腾腾(化名)的母亲所写,她表示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有义务承担起教育者的社会责任,她愿意将自己家庭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,为那些有着相同经历/境遇的家庭带去希望。
文末由杭州绍兴热馨心理咨询针对文中提到的一些细节进行了简短、专业的点评,希望对大家能有所指导与帮助。
2019年8月1日,这一天是建军节。我一直喜欢建字,建者,立也。二十四节气即是以立春为始。
然而不破不立,在出院的前夕,我问自己,什么破了呢?
对孩子的成见。
腾腾确实从小就表现出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孩子的特征,这让他与小朋友的交往显得异常困难,他不会倾听,说着说着就转身离开①。
而我们总以为大些就好了,但是一直到读小学,频频接到老师的投诉后,我们也才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。
曾怀疑孩子是自闭症,带到华西附二院,医生很肯定地摇头:“他不是我们孤独症的孩子。”
医生总是说:“多带他出去玩就好了。”
可是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带他与小朋友相处,似乎每出去玩一次,收获的都是妥妥的挫败感。
小朋友普遍不喜欢和他一起玩,我们也曾想尽了办法邀约朋友带着孩子一起来玩,但是每次看到腾腾被边缘的滋味,确实难以言表②。
于是7月3日我们来到了杭州绍兴热馨心理咨询诊所。
毫不夸张地说,头三天的感受只能用崩溃形容。我,孩子爸爸和孩子共处一室,爸爸的手机不时响起,孩子一如既往地叫而不应。
每天的经颅磁,慢脑,电针,却没有能够还原出一个符合我期待的孩子。那几日西安下雨,我们只能足不出户,于是我和他爸爸让他读童谣,我们两个人轮番上阵抽背,孩子却抽抽嗒嗒难以吐出完整的句子。
有时候反复提醒一个词读错了,他却不停地一错再错,似乎我们说什么也无法抵达他的内心。
我们似乎在朝着荒野呼喊,连回声都被吞没。很想扭头就走,可是,如何能走,这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啊!
等了一周终于等来了热馨心理咨询专家席老师的评估。结果可想而知,怀疑自闭,多动,情绪问题。
是的,最开始做脑电图时他十分抗拒,他认为他会死,做心电图提起衣服时,又担心自己会被割肚子。
这些恐惧的种子是什么时候播下的?
回到病房时我彻底崩了,这是跋涉千里等来的结果吗?下午周医生查房时,我问他席医生的诊断结果是什么?
他略思索,然后告诉我他认为孩子就是边界智力。
回到病房我不可遏制地大哭了,很奇怪地是,儿子跑来对我说,妈妈你别哭了,我是最乖的。
如今重温这一刻,才发现这句话是有其深意的。
记得他刚读小学时,我有一次拔白头发被他看见了,他问我在干什么?我说,妈妈老了,所以长了很多白头发。孩子一下变得很紧张,带着哭腔说:“妈妈,你不要老啊。”
那天洗脚时他问我:“我是好孩子吗?”
我一直奇怪他为什么会怀疑自己不是好孩子。却也没有深究,紧张迟疑等待答案的神情却一直印在脑海里。
是的,一切都如杨院长所说,这是个内心极度不自信的孩子。
在随后王老师的心理咨询中,她提到我缺失的一种能力——共情③。
也就是说我很愿意为这个孩子花钱,却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这个孩子。
我承认这点,每次他犯错,首先就想到这个错误的严重性,以及是否会引起别人的误解,却很少想到孩子为什么会犯错。
也就是杨院长所说的,错误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。
王老师让我去理解他,现阶段就放任他,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这让我觉得很吃惊,因为这和我一直奉行的教育观无疑相悖。
但我唯有一试,因为我已没有其它选择,更是因为有一天,护士在场,他拿着鞋子从床前过,我很紧张地望着他,他一直做事都显得很笨拙,我很担心他会失手将鞋子掉在床单上。
孰料鞋子明明已经过了床单,孩子却故意将鞋子打在床单上。
我大概终生难忘他当时的眼神——斜睨,藐视,不屑一顾……
从那一刻,我开始思考,我初步预判孩子并不简单是智力的问题。
我意识到打和骂已经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了。
那几天,我天天带他出去玩,所有的作业,书本都收起来了。
他还是不时有异常行为,我心里还是抓狂,嘴上抱怨几句就过了。
每天下午带他去体能乐园,他很想滑滑轮车,但每次排队到了,又临阵脱逃,我很着急,但也无计可施。
因为他根本不听我的,你跟他说话时,他就跑开了,目光对视都很勉强。
当天晚上吃完饭,他立刻要喝水,我说等等,才吃了饭喝水对身体不好。
他很执拗地要求立即要买,并且立刻在众目睽睽中坐在了地上。
我也有点生气,于是转身就走了。
接下来的一幕却让周围人都吓了一跳,也深深震动了我——
他追上我,紧紧攥住我的手腕,小脸憋得通红,眼睛噙满了泪水,眉头紧紧皱着——
你给我站住!!!
毫不夸张地说,这句话是孩子拼尽了生命之力咆哮的。
我突然想起在无数个他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时刻,我就是这样对他的。
我愣住了。
但还没有结束——
你给我站到那边去!!!
没错,这也是我的语言!
那一刻脑海中只浮现两个字——报应。
我们母子就在西安韩森街的一条巷,久久对视。然后我抱着他说“没事的,没事的”
情绪平稳时,我们又一同上路,很长一段时间,我们什么都没说。
然后,我轻轻牵住了他的手。
那天之后,他跟我之间的话多了起来,说话反应频率,速度都好了很多;一言蔽之,就是和我之间的交谈在线了。
第二天他再玩滑轮车时,双脚勇敢地从凳子上腾空。滑到了对岸。
我开始真正理解杨院长在微课中所提及的营养,当我要求孩子勇敢坚强地应对这个世界,我为他提供了怎样的心理营养呢?
正面管教中说,一个行为失当的孩子,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。
是的,孩子的自信心源于我。
明白了这个道理,并不是能够即刻身体力行。所以,佛家说修行最难。
但是,毕竟迎来了一次转机。
杭州绍兴热馨心理咨询王老师点评
①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症?
注意缺陷多动症(简称ADHD)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,患病率在1%~10%之间。表现为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,注意力不集中、注意缺乏持久性,活动量多且经常变换内容,行为冲动、唐突、不顾及后果。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,学龄前症状明显,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。
②ADHD孩子的社交问题。
ADHD的孩子,通常因为疾病的影响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反感和排斥,常常被边缘和疏远,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就尤为重要。亲子关系高于一切,父母和孩子产生了良好的依恋关系,(依恋是一种当你需要时可以回到安全的避难所的感觉,可以依靠他人,也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),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发展、开花结果的土壤。牢固的亲子关系意味着你可以认可、理解、接纳和支持孩子,但这也意味着父母也需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。
③共情能力是父母的必修课。
所谓共情就是站在他人而非自己的立场去看待他人和他面临的问题。孩子跟我们是那么的不同,而孩子又不善于表达,因此,我们家长就必须学习去了解孩子的感受,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。当我们真的能站到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时,我们会发现,他不再是那个不可理喻的、时刻有着奇怪想法的小东西了。共情还有助于疏导孩子宣泄情绪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接纳、让孩子学会共情能力,理解自己的感受和心理需要,并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和心理需要,就是高情商的表现。
④父母要懂得识别和接纳孩子的情绪。
孩子内心有了力量才敢于宣泄自己的情绪,从心理学上来说,孩子敢于发脾气并不是坏事,但是当孩子情绪出来之后父母能否识别和接纳,给予共情、理解、心疼,而不是指责、抱怨和还击,腾腾妈妈的陪伴、触摸、用安抚的声音、姿态和言语来和孩子的情绪保持共鸣会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,使孩子情绪很快恢复平静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